Dec 15, 2011

金山梦

Filling the street with his voice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老伯的家当除了二胡,还包挂一顶草帽,暖水壶,饭格,拐杖,小板凳,全都能装进身旁的手推车里。。。。。。

在三藩市机场(San Francisco)迎接我们的第一线,除了加州特有温暖的阳光,还有许多亚裔脸孔的美国人。后来在休士顿(Houston)的机场特别留意,竟然也是一样。原谅我看似种族主义,那纯粹只是为了区分差别。这样的想法其实也不恰当,美国人民本身大部分是移民的后裔,事实上它是世上最大最丰富的人文大熔炉(melting pot),一个几百年前移民的新世界。至到现在,美国梦还是历久不衰的金字招牌,而且,这部寻梦奋斗史还在继续着。。。。。。

《天下为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来到旧金山,没有理由不来美国最老的唐人街。我们和当年飘洋过海来追逐淘金梦的华人先贤的足迹不一样。我们来这,是为了寻找熟悉的感觉和思念的美食。

而从1850年开始陆陆续续被卖猪仔到旧金山的中国人则是为了淘金。结果他们金没淘成 (金山金山,旧金山之名的由来),反倒落得替淘金工人洗衣做饭,也有沦为筑铁路工人!他们和我们离乡背井,南来淘锡米的爷爷奶奶如出一辙,人离乡贱,当时是悲歌永远唱不完,能留条命作苦力,已经是大幸!

无论如何,凭着坚强意志和辛勤工作,生活很快的改善。经过一番挣扎拼搏后,能留下来的,都能有所成,为社会贡献力量,当然郁郁不得志者也一大把。

一如世界上其他的唐人街,经济活动繁荣,人潮挤挤,热闹非凡。唐人街里各式餐馆,商店林立,连佛堂也在闹市中占重要的位置。街上人流中的各种面孔常常会让人错以为身在亚洲国家。除了游客,还有很大部分是到唐人街寻求故乡慰籍的老人家!唐人街,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型社会,有自己的规范和准则,可以是自成一格的社区,当然也是封闭的!

Ah the old flavor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几百年前,人类不管是白皮肤,黄皮肤或黑皮肤,为了生活中的种种理由,告别水深火热的故乡。可以是经济理由,也可以是宗教或政治迫害而飘洋过海。4百年后,即使经济衰退,美国依然是全世界的人想落脚的地方,大家还是一样飞越太平洋/大西洋,就是响往美国梦,坚信在美利坚自由平等的政策下,生活会更好!众所周知并且随处可见,美国社会和大学里充沛着来自中国印度南美洲的留学生,这些都是美国政府开放政策下吸收的精英分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当然这些看起来黄皮肤黑眼珠的孩子,未来却是属于美国的。。。。。。

是该庆幸?还是无奈?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美国的华人餐馆随食物附送的fortune cookie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Fortune cookies in the Foreign Land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红色,在华人社会永远是主角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在唐人街的的牌楼下喝咖啡,别有一番 East-meet-West 的滋味。马来西亚的Ipoh white coffee呢?
[China Town, San Francisco]

Dec 7, 2011

夏天的最后一场戏水

DSC_0382-horz

DSC_0380-horz

DSC_0369

刚刚来美国Houston时,气温是高到可以煮熟蛋的 104F (40C)。闷热如入烤箱,跑步时汗不流一滴(其实应该是一流出来就被蒸发了),背心永远是干的,我一面跑步会一面担心自己脱水;永远不用期待那种在马来西亚一舞动身体,马上汗流浃背,热气喘喘的爽。

入秋后,偶尔会有寒流,气温可以降到 40F(5C)。我们这些来自热带的家伙,实在难顶这种两极化的寒热和干燥的气候。即使如此,还要庆幸自己是住在阳光充沛的 Houston,不是伦敦或纽约!

步入秋天,我们没有加热器(heater)的游泳池也一样慢慢步入冬眠。即将来临的冬天,游泳池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DSC_0387
冰凉戏水后,还要做SPA来解暑!


DSC_0390.1

DSC_0389.1

DSC_0372

另外,我们在夏天也爱到附近的小池塘喂鸭子。

常常在午后打完一场篮球后,我们继续跑步到鸭池去,孩子们则踏脚车,来回6里。看着鸭子们从池塘冲上来抢食,看着它们不断摇摆着大屁股也是一种享受。心情是轻松的。就像我们在旧家,Gita Bayu 喂鱼一样,悠闲!

夏天转换秋天,屋内是由开冷气转换成暖气,门前的树叶也渐渐由绿转黄或红,我们也从热裤短袖恤衫到现在出门至少套一件夹克,从种种户外运动跑到室内,从喜爱冰淇淋到现在爱喝热汤。。。。。。

秋将去,冬将至,只是现在气候反常,我们好像不能分辨秋冬了。

踏入冬天,我不知道鸭子们可会躲起来过冬去?连院子里常见的松鼠都少了。。。。。。

冬天快到了,冬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也许是不断的想念夏天~~~


DSC_0398

DSC_0408 - Copy

DSC_0420


DSC_0407

Dec 1, 2011

The First 9 Weeks


《You Make a Difference》 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鼓励啊!

美国德萨斯州学校的上课时间分为秋春两季。每一季有18个星期。每九个星期是一个里程碑。到时评估孩子在校表现的成绩单会发回来,报告孩子的进度。90分以上拿A,70分以下属于不及格。成绩不及格的,到时会被禁止代表学校运动或音乐艺术课外活动。

没有来之前,得到许多来自马来西亚的朋友或一些鬼佬朋友贴心的忠告:你众多的孩子里面,总有一位会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让你心烦。。。。。。所以我们特别战战兢兢!

言犹在耳,9个星期的上学生涯就飞一样过了。

大女儿有很深的体会。来美国之前,她刚升上私立国民中学,上了6个月的课,成绩是50/60分左右,能拿到70分是非常好的成绩,当时对她最大的挑战来自国语和历史。她初来报到时,最难的也是英语和历史。现在,她有的科目还能拿105%。。。。。。多出来的Bonus Mark,是老师们奖励学习态度佳的孩子们的!

不过说真的,对初到异乡的孩子们来说,能拿 A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增长信心,而自信心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progress report

数理科,往往是亚洲孩子的强项,不难!难是难在英语一直以来只是他们的第二语文,面对一群土生土长,只讲ABC的孩子,他们要如何和小朋友相处,如何很舒服又自信的表达自己是件不简单的任务;这也是我们比较担心的一点。

华小教育熏陶下,孩子们已经被锻炼成能勤奋和自律的学生;理所当然会做好学生的责任!儿子就已经不止一次这样批评他的同学:“不知道他们怎样想的,为什么不交功课?对考试及不及格一点都不在意”“也不珍惜老师给予重考的机会?”

要知道,这儿的大大小小测验一大堆,在校有各别辅导班,也有同学们互助班,但都是自愿出席的,考前老师更让学生们知道考试重点。一旦考试不及格,还有机会重考,总之让孩子们有机会提升成绩就是了。

这儿功课不多,尤其没有重复式的习题。学习是探索,是促进思考;考试是测试学生们理解程度,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哪里应该辅助,绝对没有特意刁钻的试题。

这儿的老师和家长们对教育有一定的认知,老师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不强迫.所以中学以上的课程往往会有不同程度(难度)的课程让孩子们选择,孩子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水平来决定是否要接受更高的挑战。

像我这样喜欢苦口婆心劝孩子们用功读书,提升竞争力等等的教育宣言,这儿是少见的啦!但是,阅读不是死背,填鸭式考试也并不是理解,分析和思考。在繁重的功课下,我们的孩子们是否也丧失了许多自发性学习的乐趣?

在美国,我倒是看到让孩子尽情发挥,自由发展的空间。

像孩子们对上学的评语:这边读书轻松好玩,难度不比马来西亚高,学生们的程度也没有之前的沙登二校好。这到底是好是坏,值不值得高兴?我也说不出来,太过片面了,没有一个定律,看孩子的性格,也靠孩子自己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当然,我不理想化美国教育制度,美国太过弹性(至松弛)的教学方式有褒有贬。这方式并不适合一些做事马虎懒散的孩子。倒是对那一些有自学精神,做事认真积极尽责,懂得自我鞭策的孩子,这儿肯定拥有更开放的学习空间,更大的独立自主权,他们能走得更远。

而美国人民其实也清楚自己教育的弱点。他们知道,再不勤起直追,清理教育弊端,他们的教育水平会远远抛落亚洲或欧洲国家后头了!

而我们,总算放下心头大石。3个孩子在美国的第一张进度表,A 只是个笼统的指标。当初我最担心的小玟,反而最能融入小朋友的圈子。她最近捧了个班上的 Unsung Hero 回来 (她解释说那是是模范生,同学们投选的)。这小妮子最让我大跌眼镜。她是班上的小领袖,老师说班上的小朋友都 count on her (指望她),举凡功课,project,运动。小玟还说她在沙二3年半都没能拿这奖,所以对她来说特别有意义,也是天大的肯定!这儿就是这样,从来不吝啬对小孩的赞美。

她在校内还踢起了足球。当我们问她:你踢足球踢什么位置?她答:攻的时候是前锋,守的时候我就去帮忙掌管龙门。。。。。笑死我们!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