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4, 2011

沙漠中的龙门客栈~Bagdad Café 66

DSC_5437他像极了我崇拜的切尔西前主帅,摩林荷!嘿嘿!

他是Bagdad Café 66 (应该是Baghdad?)的主人,沙漠游牧民族Bedouins贝都因人。阿拉伯长袍外罩件皮夹克,像沙漠枭雄,只差少了一只秃鹰停在肩膀上。他举手投足都有一股傲气,见惯世面的稳重和淡然,绝不像躲在穷乡僻壤默默劳动的大叔。。。外表严肃冷酷,眼睛却深邃有神。说实在的,我曾经怀疑他躲在这过分苍白地方背后的目的。

这地方分明是在叙利亚境内,为什么叫Baghdad Café 呢?

Middle_East-1

我想是跟这儿是通往巴格达的分叉路有关!你不知道当我们看到大大的路牌指明去伊拉克的路时有多兴奋;突然间惊险万分的战场不断浮现脑海,有一点忐忑不安,更多的是同情和哀痛。。。。
又大又亮丽的路牌同周遭的环境不成正比
DSC_5441

连招牌都是原始的
DSC_5388

Baghdad Café 66 座落在沙漠古城Palmyra到大马士革的途中,在茫茫什么都欠缺的荒凉大漠,它提供疲惫的路人一种身还在人间的境界,能安顿身心的栖息点。

遍地黄沙,路上一片荒凉和贫瘠,实在是不明白老天爷怎么那样不公平?难道真的是要“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这是我们在中东/北非游走常常浮现的疑问!

除了一条大道和大道旁的电线和电讯塔,远近皆是干燥的沙丘和峡谷,既荒凉又寂寞。只看到赶路的卡车司机和数目有限的游客短暂逗留,远眺可能还可以望到一些贝都因人的帐篷和牛羊。

一路上我们看到Café 33, Café 99,但司机先生说 Baghdad Café 66 才是原创。哈,我告诉司机先生,这和马来西亚的风气一样,餐馆辛辛苦苦打响名堂后,冒牌货就陆续有来。只要Uncle Lim Kopitiam 做得风生水起,Uncle John,Uncle Ng 的餐馆会如雨后春笋的冒出来。。。。。

我们竟然来到巴格达喝咖啡?
DSC_5423

主人家的孩子在另一个村子上学,所以我们无缘碰面。Café则 由他和另一位年轻人打理。看的出他用心布置这气氛优雅的Café,虽然是砖造的建筑,内部却充满沙漠游牧民族鲜艳浓浓的色彩。显然,主人酷酷的外表下却有颗执着和热情的心。当中还有可爱的小玩意儿惹得孩子惊喜连连,呱呱大叫。



DSC_5420-tile

DSC_5405

就是这只大蜘蛛,在我们吃饭时,突然掉在女儿的肩上,她天不怕地不怕,偏偏怕蜘蛛。她吓到。。。我们笑到。。。
DSC_5402

大盘饭(贝都因人的食物)是米饭加绿豆蒸煮而成,热騰騰的还滴着橄榄油,最开心的莫过于看到饭上铺满炸葱油,害我们这群严重思念米饭的家伙口水直流。虽然其貌不扬,却出乎意料的美味。最好笑的是应该拿来伴饭吃的yogurt,我们把它当饭后甜点!

好像,文化差异总是从填饱肚子开始。。。。。

DSC_5399
DSC_5407-horz

蜂巢房(Bee House)是人住的,不用来养蜂。那是早期人民利用现成的土壤和麦梗建成,有冬暖夏凉的功能。但日渐式微!
DSC_5416

背景和假的一样。。。。。:)我们很自然的就摆起了抓抢的架势,WHY?
DSC_5422

May 18, 2011

梦幻~克拉克骑士堡,Crac de Chevalier, Syria



The finest crusader castle [Crac de Chevalier, Syria]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克拉克骑士堡。

梦幻+浪漫,那是小时候对城堡的憧憬。长大了才知道,真实城堡里的故事往往只有残酷。。。

十字军东征期间,从黎巴嫩到土耳其高山地带建造的十三座堡垒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十字军骑士堡垒。十字军运动简单的来说就是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西欧基督教对抗土耳其回教势力的行动,是所谓的“十字架对新月的抗争”。东方与西方的宗教冲突,也有政治和经济背景。

克拉克骑士堡距离叙利亚第三大城市Homs大约40公里,非常靠近黎巴嫩边界,巍峨矗立在高高的山丘上,居高临下,气势盖人。天气晴朗时,西边可以望到黎巴嫩,北边可远眺土耳其。远眺克拉克骑士堡的气势,你完全可以理解它的重要!

克拉克骑士堡于十二世纪 由Aleppo的一位王子为库尔德人所建。中古时期,此乃基督教徒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必经之路。后来十字军想要从回教徒手上夺回耶路撒冷,就占据了这地理位置佳,视野辽阔而且轻易就能控制地中海之路的城堡,并且加以扩建成现在的轮廓。

十三世纪此城堡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Mamluk夺回,再扩建。后期由Ottoman帝国(回教徒)控制,一直到失去重要性为止,那时是十五世纪。

小时候的童话故事告诉你城堡应该是公主和王子的浪漫故事,现实中的城堡却是充满着血腥权力斗争的故事。连城堡内所有的设施都是为攻击或防御敌人而设计。它基本上是军事指挥站和输送站,有极厚的城墙(内外两层),有护城河,混扰敌人的入口,也有可以吊起的木桥,
我们站在外墙上,右下边就是护城河,再右边就是内墙和城堡了!

DSC_4221
哥德式长廊

DSC_4233

全盛期可以容纳4000名骑士和400匹马。城堡的内部包括教堂或清真寺、会议厅、塔楼餐厅、酒库、宿舍、礼堂、厨房、蓄水池、储藏室、罗马浴室马槽等等。尽管历经风霜,克拉克骑士堡还是维护的相当好。我们得以一窥坚固的城堡,而一切是那么实在实用;没有一丝浪漫。。。。

然而,900年已过,民族和宗教之间的恩怨情仇,纷争还是不断上演。看来,我想要在这骑士堡内做一个手持宝剑,英雄救美的骑士, 终究还只能是一个梦!
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曾经在此举行圆桌会议

Round table [Crac de Chevalier, Syria]
孩子想象自己是一个驻兵,从此处(入口处的上方)把热油浇下以图抵挡侵略者。当时,主要的武器包括投射炮(catapult),弓箭和滚热的油。

Pouring hot oil [Crac de Chevalier, Syria]
英姿飒爽!在这里,自然而然会摆出一副英勇威武兼豪迈的姿态

DSC_4208
50 叙利亚磅(S。P) = 1 美金 = RM3

DSC_4245

May 3, 2011

叙利亚的脸孔 2 ~ 死城的黄昏



Ancient Ghost Town [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Sergilla Dead City,其实是被废弃的城市!这废墟村庄,可以追溯到罗马军归依基督教后的拜占庭帝国,AD350左右。

Sergilla 坐落在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坡(Aleppo)的西南面,约80公里处。

类似的“死城”散佈在北叙利亚境内就有过百个。1500年以前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驿站;当时商业蓬勃,热闹非常。直到500年前才因贸易路线改道而逐渐式微。

Sergilla 属于比较具规模的城市;有澡堂、墓地、石棺、教堂、法院、私人住宅、酿酒厂,榨油厂、水库等等。

Sergilla 的建筑物处处是罗马帝国的影子,建筑材料则是就地取材的石灰岩。纵观一些主要轮廓和结构还在的建筑物,我们可以猜测它曾经的繁华。

Roman Byzantine period 300AD [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拜占庭帝国(成为基督徒后的罗马帝国) [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我们走在至少有1500历史的荒芜里,不停的叹息和惊讶,孩子们则在乱石堆中探索。当地人三五成群在千年石堆中郊游,野餐,BBQ什么的。有些人干脆在大石上睡觉休息。

(11)看着他们两家人带着一群小孩在乱石堆中野餐,我路过时好奇的瞄多两眼。可能就是这两眼惹的“福”。。。男人追来送上一束菜邀我们一起野餐;吓到我吖,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的好。我会永远记住这束 Lettuce!

叙利亚人热情,我也一样。况且我鸡婆本性一发不可收拾(连孩子都觉得malu的那种),连忙一屁股和他们席地而坐,接下来就鸡同鸭讲话家常咯!

送你一束菜! [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12)大家在黄昏里做着一些和朋友们爱做的事;吃蔬果喝汽水,噼里啪啦手口并用的聊天。大家笑靥盈盈,即使四周充满“死意”也不怕。

我和他们分享我们的故事;我们来自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我是华裔,也是佛教徒,爷爷奶奶从中国来马来西亚找吃,结果落地生根。其他民族还包括马来人,印度人,Bengali人,伊班人,其中有回教徒,基督教徒,兴都教徒,佛教徒等等。(当然我不会告知现在马来西亚非正式子民还包括大批的外劳)。

我们像个大溶炉似的,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有趣的文化。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国家,有很多的绿,很多的雨,包括他们“应该”羡慕到极点的热带雨林。

而他们的反应往往会是:啊哈,吉隆坡有双峰塔!稍有点国际观的还会提起马哈迪医生。。。。有机会会来看看!

(唉,我们的旅游局。。。。)

在废墟旁野餐  [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13)这是另一个在死城散步的家庭。漂亮的女儿应该是对我们黄面孔非常好奇,在一旁窃窃细语了好久却不敢行动。最后我们主动邀她们合照,严肃的爸爸没有上镜。回来后把相片电邮给一家之主,他还回信道谢。Sergilla 的建筑充满罗马风情,这是罗马建筑里特有的拱门(arch)。

美女,笑一个![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14)石榴树下的午餐。

DSC_4854

在前往幼发拉底河途中,我们有了这一次的邂逅。我们不经意打扰了一批正在采石榴的库尔德人Kurdish,当中有老有少。结果我们被邀请和他们共进午餐~~KennyRogers 式烧鸡配圆面包薯仔小黄瓜,儿子不客气,吃到吮手指!他们送我们的石榴,在马来西亚我恐怕没看过,太肥美了!

关于库尔德人Kurdish: 他们是中东地区最久的游牧民族,人口僅次于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民族,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境内,少数分布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山区里。他们从没拥有自己的国家。大多数的库尔德人是伊斯兰教徒,逊尼派!

无家国的库尔德人的命运漂泊,有点像犹太人,但至少犹太人还有以色列。在今时今日的动乱中东,试问有谁会让他们建国呢?

Apr 28, 2011

叙利亚的脸孔 1


I know you are in awe: WAA she is so beautiful.. [Damascus, Syria]中东,文明的摇篮,历史的汇点。

在拥有这么多伟大建筑和历史故事的地方,Lonely Planet把叙利亚人的亲切和友善列为20个中东旅游亮点之一,惊讶吗?

LP这次没说错!

叙利亚Syria,另一个正被茉莉花香浓罩的国家。首都是已有4500年历史的大马士革Damascus,物换星移,改朝换代,它依然竖立。

我相信世界上没几个国家/城市可以历经帝国和朝代的来来去去,大马士革的岁月不能以年月来计!

从公元前2500年 开始- 迦南人Canaanites,腓尼基人Phoenicians,希伯来人Hebrews,亚兰人Arameans,亚述人Assyrians,巴比伦人Babylonians,波斯人Persians,希腊人Greeks,罗马人Romans,纳巴泰人Nabataeans,拜占庭人Byzantines,十字军Crusaders,最后才被奥斯曼土耳其人Ottoman Turks统治。

由此可见,叙利亚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大马士革Damascus曾经重建7次,最近的一次是300年前。古城内的地下,随时随地可以在院子里挖掘出另人吃惊的古物。。。

当然一个地方吸引人的往往不只是建筑历史的硬文化,而是更能温润人心的软文化~~~人!丰富的旅程,重点往往是人,我们在叙利亚都陆陆续续碰上了。

常常,走在路上你会被突如其来的问候语感到鄂然,怀疑和警惕,更多的时候,当我们了解到他们纯粹是打招呼Say Hi后,我们无地自容!心里总要找一些藉口,练习英语对话也许是他们的目的之一吧?当他们用憋脚的英语或手语来为你介绍他们的城市时,我的心为之触动!

他们的热情和坦诚,时常让我们感觉无于回报。叙利亚人普遍上很友善,很热情。没有埃及和约旦人的现实,也没有冷酷黎巴嫩人的乐观。他们尤其对我们这些拖儿带女的旅人没戒心。多少次,我们被邀请用餐,住宿,喝茶。。。叙利亚人民族多样化,主要的有阿拉伯人Arab,亚美尼亚人Armenian,库尔德人Kurdish甚至巴勒斯坦Palestinian难民的后裔。。。


(1)美丽的面孔
I have not been to a place... [Damascus, Syria]

2)在大马士革市集Souk Al Hamidiyeh,这两位巴勒斯坦后裔的美女主动接近我们,想练习英语对话。她们就像我们的青少年,周末爱在KLCC hanging out一样!
美少女--- 巴勒斯坦后裔 [Damascus, Syria]
背景资料---叙利亚有3%的巴勒斯坦难民,大约1948年逃亡到叙利亚。他们大多是住在大马士革附近各难民营。叙利亚政府给予他们合法的地位,几乎等同于叙利亚人。
 

(3)Sharwarma, 中东烤肉串。我们叫kebab!
Sharwarma seller [Damascus, Syria]
 

(4)这就是生活

You see life .... [Damascus, Syria]
(5)她请我们吃面包,面包就像我们的米饭一样普遍!

Wanna have a try? [Syria]
 

(6)大部分的阿拉伯世界国家对马来西亚有良好的印象。
在他们眼中马来西亚是一个进步的穆斯林国家,多元种族。他们也知道曾经是世界第一高的双峰塔,所以中东人常常会以美丽的吉隆坡作为旅游目的地。这对叙利亚夫妇竖起大拇指自豪地展示了他们的爱车,PROTON SAGA!让我们惭愧!嘿嘿,我爱国,但我没开国产车!

Friendly Syrian and the Malaysia's car [Syria]

The sibling [Apamea, Syria]
(7)13岁的Ahmad,6岁的Abdul, 10岁的Rosane和他们的大姐姐。妈妈不愿入镜,这可以明白!这几个孩子都好客友善,聪明又自信。好好教导,一定会有所成就!只怕环境逼人。。。。。充满自信的Ahmad将来会是个靠嘴巴吃饭的家伙,他看到我们这些黄色面孔的,即使只懂阿拉伯语,也胆粗粗邀我们上他家。这种黄金机会,我们当然不放过!















 


(8)外表不起眼的房子,屋内却出奇的舒适。客厅里,妈妈和邻居大婶终于肯上镜了。男主人不在,中间的Ahmad俨然一位小当家。他邀请我们做客,他不断的吩咐妈妈姐姐奉茶,他就陪在我们身旁聊天。。未来,他是可造之才!临走前,把从马来西亚带过去的卡通贴纸和中国结当见面礼。这点小礼物,和他们的热情款待, 差太远矣。未来的主人翁 [Apamea, Syria] 

(9)她们对我的好奇肯定不比我对他们的少。
这样的相遇对她们的震撼肯定比我大。至到今天,我还是对这一次的邂逅心感悸动。黑袍底下的灵魂,的想法,的价值观,的感受是否有人理解?我们微笑,我们感觉自然舒服,临别前的一个温馨拥抱胜过道理教条。
我们像朋友似的。。。[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10)这位小男生送大姐一朵玫瑰。。。
互相学习的对象。。。[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11)这位逗趣的爷爷看到两位小姐在摆post,也一时兴起,加入拍摄阵容。像不像KFC的肥爷爷?
逗趣的爷爷 [Sergilla Dead City, Syria]

Apr 6, 2011

再见登嘉楼!

DSC_9025.1
上个星期,我们回到熟悉的瓜拉登嘉楼。
DSC_8945
除了重温永远风光明媚的沙滩海岛;就是要品尝百吃不厌,原汁原味的鱼条 keropok lekor、Nasi Dagang、Nasi Minyak!

可惜,迎接我们的交通圈大海龟被祈祷经文石碑取代,有一点惆怅!

唐人街虽然不至于改头换面,它依然难逃被人工浓妆艳抹的命运,一如其他拥有许多故事的社区;少了一些真,多了商业原素!
Kampong Cina, Terengganu
Kampong Cina, Terengganu
Pasar Kedai Payang, Kuala Terengganu
大巴刹Pasar Kedai Payang 还好,makcik-makcik 们依旧可以在路边摆卖自家种的农产,但还是敌不过发展的洪流。旁边的登嘉楼河口竟然被土填了。少了海风吹来的阵阵咸味,也没有了当初的原始。一眼望去,连对面港的渔村高脚屋也被为Monsoon Cup所建的大旅店替代了。幸好,还有三轮车满街蹿。。。(瓜拉登嘉楼的灵魂人物)

Pulau Warisan 是瓜拉登嘉楼另一个新地标,其实是在唐人街后的填土地
Pulau Warisan, Kuala Terengganu

Monsoon Cup 时专用旅店 Ri-Yaz Heritage 的草坪上,背景是 Pulau Duyong 渔村
DSC_8857
登嘉楼唯一不变的,是一贯淳朴悠闲的民生!各族之间用着 Orang Terengganu 才懂的巴刹马来方言交谈,吃着一样的食物,穿着 batik 和 sarong,除了不同的宗教习俗。对我这外乡人来说,要彰显1个马来西亚的精神,还是非 Terengganu 人莫属!
DSC_8895.1
每天傍晚,我们都到Batu Burok 海边报到。戏水逐浪放风筝捡贝壳,是孩子们的最爱,永远百玩不厌!
DSC_8916-horz
我们趁机会到阿婆(祖母)的故居 Kuala Telemong 垂钓。那儿,曾经有着洒满阿婆心血的椰园和 duku langsat 园。而这一切都因她的逝去而随她烟消雾散。。。。。好几年了,阿婆在菜园狗阿旺,老牛阿黄和几只鸡鸭的陪伴下,独自留在马来甘榜过着简单淳朴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同样的打着发展的招牌,屋子后方的Telemong 河被高桥和大道横切,河水不复当年清澈。

笑容满面的 Pak cik 说这是 Ikan-g Duri!他说,有时还能钓到 Ikan-g Patin 咧!
DSC_8938.1
当然,我们也有意外的惊喜~~~Taman Tamadun Islam。


园里21座世界著名的微型回教建筑,从马来西亚到印度巴基斯坦中东,甚至更远的苏联,西班牙。。。能一次过看完世界著名回教地标,非常过瘾!我们没有中四生读 Tamadun Islam 的压力,没有排斥没有反感,所以游览起来反而轻松写意(教育局是否应该考虑一个宏观/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呢?学习效果肯定倍增)。一些建筑内播放的录像带,教育性和知识性都很强,让我们能更明白辉煌的伊斯兰文明!绝对值得一游!

瓜拉登嘉楼新地标~~~Masjid Kristal
DSC_8949.1
 
土耳其的 Blue Mosque。孩子们问:“Blue Mosque 不是蓝色的咩?”
DSC_8992.1
 
曾经实地拜访的 Taj Mahal, Blue Mosque 和 Aleppo Citadel都在其中。

当中也有我们中东之旅的遗憾~~~以色列,耶路撒冷的金顶岩石清真寺(简介中,耶路撒冷属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是属于以色列?还是属于巴勒斯坦?这么简单的地理环境我都搅乱,各宗教各民族对这个城市爱恨交织的情怀又怎能厘清呢!


Dome of the Rock (耶路撒冷的金顶岩石清真寺)
DSC_8954.1
 
叙利亚的Aleppo Citadel,你可分的出真与伪?
DSC_4592-tile 
回程,一路上是焦风椰影的东海岸线。在我心目中,从关丹至瓜拉登嘉楼的海边,可堪称为马来半岛最美又最有生活味道的海岸线。我们停在龙运马来甘榜附近的海边巨石拍照。
DSC_9034.1
旧地重游曾经住了七年的小镇~~~Kerteh/Kemasik,我们回到孩子们欢度童年的家 (No 14 Jalan 15 Rantau Petronas)前留影。

Kemasek Beach
我们在Kemaman再叹上一轮道地的海南咖啡和牛油加央小圆面包(roti paung),才满心欢喜的踏上长长的归途。
DSC_8837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