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15, 2014

印第安人的光辉岁月---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朋友问我:美国印第安人原住民都到哪儿去啦?

其实,我们来到美国也问相同的问题.

后来我们终于知道,现实中的印第安人和大多数美国移民一样,无可避免的融入美国大烘炉里。

你是我,我也是你。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口里说的吃的,身上穿的,家里用的,甚至是头脑相信的,心理想的眼睛看的,无一不被同化!

碰过一次售货员告诉我她是印第安人,而我之前还猜测她是缅甸泰国或菲律宾人什么的。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我也常被问:泰国来的?嘿嘿
西班牙语,Mesa Verde,是Green Table。意思是高山上的平原。多年前MesaVerde应该是一个肥沃能栽种植物的平原,恐怕不是像现在的贫瘠干旱!来自Wiki的解释:Mesa,平顶山是指顶部平坦而侧面通常是陡峭悬崖的隆起土地,由平层岩石经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而成,是干燥地区的独特地形。
笼统来说:美洲印第安人来自北部阿拉斯加;阿拉斯加的土著则来自亚洲苏联西伯利亚或蒙古。千百年前在冰河时期跨越结冰的海洋(现在Alaska西边的Bering Sea)来到美洲大陆。随着狩猎采集的维生方式往南迁,结果征服了气候与环境,落地生根美洲大陆,甚至到达了南美洲。

难怪,我总觉得美洲土著的五官肤色,与亚洲人的土著极相似,甚至和我很相似。。。

他们的祖先黑头发绑辫子头插羽毛,骑马(那也是后期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后的事),善弓箭,住在3角形皮制的帐篷(TeePee);他们的信仰是大自然,觉得与土地亲近容易过和人相处。

其实,我们熟悉的印第安人与欧洲白人作战是很后期的事,更早更早以前,印第安人与大自然与野生动物作战,部族与部族之间的斗争,与墨西哥人西班牙人战斗,他们充满战斗力与骁勇善战的一生,就这样被摆上荷里活大银幕,一如我们从电视上对印第安人的片面了解。

幸好美国并不忌畏提起印第安人如何被白人屠杀迫害,如何被霸占土地的历史变迁。美国许多城市的印第安人的博物馆把原住民的过去与丰富的历史生活文化都留了下来,就譬如这个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可惜,印第安人虽有语言却没有文字,之中血泪交织的历史,也仅能靠口口相传,当中难免有所遗漏~

因为原住民的弱势地位,他们拥有在美国保留地上的商业发展特许权与掌控权;如赌场,如历史古迹景点。然而,他们壮大了吗?

一如世界其它土著在发展洪流里所面临的矛盾,他们在不平等的社会被边沿化,一直徘徊在传统生活与现代化生活的冲击间。


或者,除了获得政府的资助与他人的认同尊重,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自强自重吧~


好吧,既然我们没能接触今天的印第安人,就让我们到 Mesa Verde 发掘他们的过去~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入口处
远处平顶山就是一个 Mesa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成立于1906211 平方哩(211 square Km)。坐落在科罗拉多州的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国家公园,是印第安人在美洲最初的集聚地,而这儿人类的印记可以追溯到12千年前。

Colorado Plateau(科罗拉多高原),千千万万年前是个海洋,地理环境特殊,有高耸冰覆的山峰,垂直险峻的峡谷,穿越峡谷的激流,气温极端又干旱的沙漠。

电影中常看到代表美国原始西部的,就是这黄沙滚滚的高原。。。

黄土高原,奇岩异石,是美国西南部(SouthWest)  的特征,其中最著名的大峡谷也有着类似的地貌




苛刻的气候与地理环境,让当初定居在这儿的人类没能蓬勃发展,这也许是印第安文明没能延续的原因之一
话说公元550年,有一群人 Ancestral Pueblo 来到 Mesa Verde 定居,这就是美洲一部分印第安人的文明发源地,也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当时美洲辽阔的大地上,印第安人是唯一的主人;没有墨西哥人西班牙人白人;更没有牛羊马匹。(来自欧洲的白人为了丰富的金银铜矿而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是18世纪的事)。。。

他们采集果子狩猎动物,逐水草而生。唯一的家禽是火鸡与狗,简单用泥土草或骨头树支的器具与武器,吃的是兔子鹿或松鼠的肉。多少年后,他们才懂得种玉蜀黍,瓜(Squash),豆子。遗迹显示他们也曾实行物物交换制度。。。

懂得种植后,他们开始定居/群居生活,几代人和几家人聚居一起,就形成了一个Clan(部族)。

与此同时,他们利用泥砖树干,把“房子”(Alcove)建在悬崖边山洞,替他们遮风避雨,躲避敌人或野生动物。印第安人,The Cliff Dweller 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

小小的房子与房子之间的通道往往是一条长长的“天梯”与刚好能挤进一个瘦子的洞口,在当时什么都没有的环境,简单笔直的建筑仿如现代高级公寓。其中最特殊的,是个圆形埋在地底的空间,叫Kiva;举凡佳节庆典或聚会都在这个小圆厅举行。
这群建筑堪比今天的高级住宅区--- Cliff Palace
想象一下,男人们在屋子上边的 Mesa 耕种玉蜀黍、女人么在织篮子捏陶器忙“家务”;家门前尽是狗和火鸡,孩子们在有限的空间玩耍
Balcony House 的 双 Kiva。建筑材料不用说也是来自大自然:泥土,树木
这就是 Kiva,Kiva 的屋顶已经不复存在--- Cliff Palace
Balcony House 的双 Kiva
原本 Kiva 的屋顶由树枝支撑,唯一入口处位于屋顶中间,终究斗不过岁月这大辗磨~
你们一定奇怪,住在悬崖岩洞,哪水源呢?仔细看,水源就在山壁下,经过砂石过滤。
后来印第安人从西班牙人手中得到家禽与运输交通的马匹(16世纪),开始发展农业。他们靠大自然土地维生,所以特别尊敬土地。

公元500年至1300年期间,这片土地滋润了印第安人的发展。公元1300年,他们突然间离开了 Mesa Verde。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至今没人能肯定原因;恐怕是长期干旱,也许是躲避敌人,或者是土地再长不出食物。。。估计黄土高原苛刻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以致印第安人没能持续发展。

不过有一点肯定的,印第安人接下来走到了美国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村落(Pueblo)就在哪儿逐渐成形~

(待续)


圆形的就是 Kiva
这位领头的 Park Ranger 仁兄干劲十足,讲得口沫横飞,简单风趣,而且学有专长
屋子建在高高的悬崖峭壁却没有栏杆,危险啊--- Balcony House
家门前有这么惊心动魄的自然地貌,天天都能吸取日月精华,是幸?抑或是不幸?
通往印第安人“住宅区”的道路一点都不简单,心里无时无刻不在问:为什么选这儿?
只够一个人通过的出入口
之前有位身材胖的男士,好不容易才钻过 Balcony HOuse 的出/入口处
怀着8个月身孕照爬不误~
出发前的安全提示,Balcony House 就在我们的脚下~
印第安人的天梯,就地取材
进出印第安人的屋子(Alcove)都会有点挑战
原汁原味的 Balcony House
屋外的景色险峻,但宏伟
8个月的身孕,加3岁不到的小妞,我的妈呀~

Aug 28, 2014

美国梦,继续追~

这两个星期弗格森(Ferguson)在美国很红,但此弗格森不是红魔曼联的弗格森!

一位18岁黑人遭白人警察开枪击毙,而且还连射6枪。小镇居民愤怒的情绪可想而知,居民和警察对峙,引发大规模示威与暴力冲突。事情越演越激烈,因惧怕引起更大的暴乱,州长宣布戒严,连联邦政府卫队(National Guard)都被逼上阵维持小镇秩序,企图平复民心。

全部相片来自网络


弗格森(Ferguson)是美国密苏里州:

  • 一个拥有超过70% 黑人居民却只有 5%的 黑人警察的小镇
  • 小镇北部黑人占大多数,平均屋价80千,每20人中有1位大学毕业生;
  • 小镇南部是白人区,平均屋价300千,20人中有14位大学毕业生

本来是件枪杀个案(一宗在百分之一秒中做出的生死决定),却因为死者与杀人者的种族背景身份而演变为种族冲突。如果只是单纯的白人杀白人或黑人打黑人,我想,大家见惯不惯,此种族暴乱不会发生。

双方各有各说法,各有各的支持者!

黑人的立场:我们被歧视欺压太久,是你们把我们带来“驯养”当奴隶,你们有责任照顾我们。

白人的角度:你们一直被施予机会与优惠,为什么就不能自爱进步?我们还要照顾你们多久?

黑人白人,你们我们,主与仆,受害者与压迫者。。。300年的历史恩怨,其复杂性使得局外人无法断定谁是谁非,也凸显了美国种族关系的脆弱~

是觉得,此案不应该从种族角度判断。小镇治安不好,严厉执法与纪律是必要的,所以警察一直使用强硬手段,让黑人长期感觉自己受欺负受压迫。手无寸铁的青少年身中 6  枪肯定不寻常;虽然后来证明身高超过6的青少年涉嫌在案发前抢劫,但这并不代表他该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不幸的,这也是美国许多城市的缩影。

尽管当今美国人民非常“国际化”:国家趋向多元文化,种族关系却没有变得更好。

尤其落地生根多年的美国黑人,在美国的经济与社会地位更是被远远抛在后头。表面看来,这是黑人长久受到不公平对待之过,更有人说这是美国白人主义长期歧视黑人的后果。

事实是否如此?是政府没尽责任?是种族主义作祟?还是民族没有内省自强自救的能力?

数据显示,
  • 超过90%的黑人枪杀案是自己同胞干的
  • 黑人占美国人口 13%,却有超过50% 美国凶杀案死者是黑人
  • 过半的黑人孩子没能高中毕业
  • 黑人 12%  失业率是白人失业率的两倍
  • 72%  未婚生子的单亲妈妈
这些都是黑人社会问题的根源~

追根究底,除去种族文化背景与性格习性,贫富悬殊始终要负上很大的责任!重新分配经济蛋糕是美国政府当务之急,这是一个人人知道,却有心无力,但又不能逃避的课题。

要知道,美国不缺成功的有色人士,政治人物,州长,市长,甚至堂堂一国之首的黑人总统也无法满足不同阶层人民的需求。

无可否认,自美国独立以来,肤色不再是国民团结与进步的单一障碍,但要说到黑人与白人平等共存?对不起,MLK 的美国梦想还未达成,大家还需努力!







Hands Up, Don't Shoot




Aug 25, 2014

我的巴黎插旗之旅 (2)~走马看花游巴黎

仔细看,巴黎的经典都集中在塞纳河(Seine) 两岸,走起来特别容易
每一座城市一定有一个宝!而巴黎的宝贝,当然是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我们的巴黎征途就由他开始~

位于塞纳和的左岸(南部),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建于1889年,为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钢铁结构的铁塔。高324米,远远望去很有气势(我们也只能如此做),真的有如一座镇城的宝剑,是巴黎地标的不二选!
离家超过40小时后,我们终究立足巴黎! Cheers!
流水悠悠,轻风伴着埃菲尔铁塔,真是赏心悦目
从塞纳河(Seine)的左岸(南部),我们乘坐地铁到右岸(北部)的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凯旋门坐落于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正中央,以凯旋门为中心点有12条大道向四面八方开展,像太阳发射出的光芒。


凯旋门四周车水马龙,于是我们跟着人潮走,很快的穿越一条隧道来到凯旋门下~

Aug 21, 2014

拒绝现代化的美国人--- Mennonite& Amish!



Laura from 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 No?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的反应!还以为自己不小心踏入什么片厂呢。。。

在美国,不只一次碰见这样独特外表的群体:

男性留大胡子穿连身牛仔裤,女性穿松身裙,头后挽一个髻,然后用一个白色或黑色的头巾包着这个髻;朴素的服饰,大人小孩装扮一样,面孔是清一色美国白人模样。

当时的我还在想,这是来自哪个时代的人啊?明明是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的风格嘛~

后来,我开始留意有关 Amish 信徒的新闻。。。 也逐渐对这社群升起好奇心。却一直没机会接触,直到上星期走访洛基山国家公园,居然让我们碰个正。我鼓起勇气问好聊天,原来他们来自 Illinois兄弟与家人一起出游。他说他们是 Mennonite 信徒,不是Amish!

眼前的他们,女生穿简单碎花连身裙,围着围裙,除了头上的一层小白帽,身上再没有任何饰物;男生穿牛仔工人裤(据说方便牧场务农),小女孩们则绑小辫子。肩上背着简单的背包与水瓶,脚上穿着一对拖鞋或陈旧的球鞋,完全没有美国老百姓新潮亮丽的装扮~

他们为人温和友善,言谈间我感觉他们对我们的好奇不比我们对他们的,多是我们问他们答。无论如何,我们一点不介意,还是很开心;憋了许久终于有机会打开话匣子了~

后来,我请他们之中一位替我们拍照,他说不好意思,他不懂得操作相机。

真有意思的邂逅!
大人和孩子都很亲密互动,但很安静,就牵着孩子的手或抱着孩子走山
不单止我们好奇,既连美国人也对他们行注目礼。也许,他们早已经习惯这样的眼光
知道他们抗拒拍照,很多时候只拍到背影
在美国, Amish (阿米绪)比 Mennonite(门诺会)信徒更加“出名”。

我知道一些美国旅行团包括参观 Amish (阿米绪)社区的行程;同时我也听闻既然开放给旅客参观,那就不是“纯正”Amish 社区!

Mennonite /Amish 信徒,依然与几百年前由欧洲迁居的祖先一样,他们保守,拒绝改变,停留在最简朴的生活作业。

他们有自己的社区、家庭、学校、教堂、甚至有自己的大学。他们排斥一切物质文明,所以没有电视机或其他休闲电器,也抗拒高科技用具,如电脑手机,交通工具是小马车(当然有一些不介意以小轿车代步)。他们用马耕田;拥有很好的木雕工艺,女人则家庭手工艺出色,如缝纫、针织、接布。

老实说,在美国这个物质挂帅的社会里,Mennonite 与 Amish 能拒绝世俗诱惑,在传统封闭的圈子里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实属难得。而美国这个无处不用高科技互联网的国家,我想象不到他们怎样过活?(难道~是我退化了?)

Amish/Mennonite 能够我行我素,无拘无束的生活,也说明了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多彩与宽容开放~

Mennonite/Amish 放弃外边精彩的花花世界,坚守自己原始隔绝的生活方式;至于值不值得?落不落伍?这就见仁见智了~

也许,Mennonite/Amish 平淡且没有压力竞争的社会,会是当今提倡返朴归真慢活乐活群体向往的生活?

注: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Mennomite 与 Amish 信仰起源于 16 世纪欧洲基督教改革派,“再洗礼运动”(Anabaptist Movement)

16世纪宗教改革的初期,从瑞士开始,发起了一种「再洗礼教派运动」(Anabaptist movement)。Mennomite 源自对旧教会不满的荷兰神父, Mennon Simons。他们主要不满来自国家对宗教的控制,认为国家政治是腐败教会的源头,因此强烈主张政教分离。主张与现世界分离,遵守圣经基本教义。

他们主要分布在瑞士德国荷兰中欧等地,后来受宗教逼害,在 17 与 18 世纪逃到了美国新大陆,散布在美国各州;Pennsylvania, Ohio, Indiana, Illinois, Michigan等州的偏远农村都有他们群居的踪迹。一百几十年后,再分裂出 Amish 教派,主张与物质文明更大的隔离,所以 Amish 比 Mennonite 更加保守。




今天,大约有170万 Mennonite 信徒分布世界各地;而大约有300千位 Amish (阿米绪)只分布在美国及加拿大。

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以下网址


载自网络一些有关 Mennonite /Amish 的生活照片


现代与古老的对比~
没用电器打干衣物,用最原始的太阳能
取之土地,务农是他们的生活之道
虽然不愿意,马车还需遵守基本的交通安全符号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