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30, 2012

Rise of The Tiger Nation


上个星期的 WSJ 打着的头条~ Rise of The Tiger Nation

这 Tiger,当然不是说马来亚老虎,而是亚洲的小老虎们;华人、菲律宾人、印度人、越南人、韩国人与日本人,总称为美国亚裔,The Asian-American


这题材也许有点闷,但在全球化趋势下,这组数目字变得非常有趣,也许能让我们一窥未来5年至10年的世界趋势。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站 http://pewresearch.org/pubs/2290 读一读!这指标提供我们一些看法,不完全充足,却是不错的参考!

虽然,我们在美国只是个生活过客,对美国这移民社会好奇不已(或许和我们来自多元种族背景有关?),平常生活上许多观察心得,却苦于没有佐证的机会。所以,这份调查报告的出现,让我们读得特别起劲,也尝试了解它与现实中的关联。它让我们一探亚洲移民心态,到底外国的月亮圆不圆?哪儿比较圆?究竟怎样圆法?

根据报道:

当今美国亚裔,是受最好的教育,平均收入最高,近十年人数增长最快的一群(之前是拉丁美洲人)。

美国亚裔,比美国其他族群更满意自己的生活素质,经济状况与国家的大方向。

美国亚裔,比其他美国族群更注重婚姻家庭生活,价值观,并且拥有积极勤奋的工作态度。


是的,数据看起来是有点一面倒。。。。。。

无可否认的,表面上,亚洲孩子是成功的,不管是学业成绩,音乐表现,甚至是运动领域,就业成就中,都有节节提升与领先的迹象,逐渐由“弱势”群体一跃而成为美国孩童追捧的学习榜样。不像1850时期移民的劳动阶层,近期的移民人士,大部分是来自印度与中国的精英份子,加上刻苦耐劳和高度纪律,奠定日后竞争的基础。况且,华人的孩子嘛,总是充满使命感与责任心,是天性?抑或是老祖宗留传千古的价值观?

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父母亲是如何再穷也不穷教育的教诲,追求卓越是根深蒂固的本性,代代相传。更何况,在异乡拼搏,危机感特重,常要鞭策自己努力不懈,自强不息。把理想摆好,再配合美国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公平竞争的社会制度,假以时日,必能拼出一片春天!
一句话,成功绝非偶然,也与一个族群优秀与否没有关系,反而是与一个族群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老实说,小老虎的崛起,令我骄傲!在现实生活中的我,私底下却也担心亚裔是否会被排斥?白人/黑人在面对众多表现良好的外来者,可会觉得被威胁?他们可会公平对待亚裔吗?


当然,在现今经济良好,人人有饭吃孩子有书读的社会,歧视不会发生,但难保未来僧多粥少强饭碗的日子不会出现!没有人会希望因为社会地位阶级与表现而最终影响国家的稳定与种族和谐,所以,持续经济发展是当今总统选举中,人们最关心的课题!但是,要平衡一大群来自不同生活阶级、历史背景、宗教、生活习惯、甚至是文化和语言,谈何容易?


图表1~移民美国的亚裔人数第一次超越了拉丁美洲人


图表2~美国人口总数是 312 million,亚裔人口只占6%18 million。与马来西亚人口 26 million 差距不大

图表3~亚裔族群里,华人是最大的群体,这包括来自香港台湾新马泰的华人

图表4~亚裔人口比例分布,超过半数住在西部。西部三藩市地区是华人最早的落脚处。



图表5~平均美国人年收入(美金)

图表6~拥有大学文凭的25岁青年


Oct 28, 2012

黎巴嫩的矛盾

Temple of Bacchus [Baalbeck, Lebanon]
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建筑 Baalbek 之Temple of Bacchus(酒神)
middle-east-map-political.1
2010年尾我们游走在贝鲁特摩登的街道上,Abdul 告诉我们黎巴嫩人“身经百战”,所以他们堪称阿拉伯世界里最乐观的民族,战争一到,随时随地走人!那时候的我们半信半疑,现在我信了!

今天,叙利亚的内战,终于打到了黎巴嫩。历时20个月的叙利亚内战,战事升级,开始打到邻国的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甚至是动荡的伊拉克。据报导,单单分布在这几个国家的叙利亚难民,已达到三百千!电视画面传来那片黄沙尘土中难民憔悴无奈的面容,让我愈发怀念那一段 33天,3500哩路的日子.。。。。。

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们,那么多元,也那么多相似之处。理应属于Abang Adik 的关系了,却一直剪不断理还乱,从历史、文化、宗教、派系、种族到政治区域,冲突不曾间断,一直纠缠不清。。。。。。

之前书颖有位叙利亚朋友 Nora 为了避难,和家人由叙利亚搬到黎巴嫩,而现在,叙利亚战火蔓延至黎巴嫩;她,这一次能搬迁到哪儿呢?

2010年我们的中东之旅,黎巴嫩原本不在行程里,就是担心黎巴嫩的安全问题而裹足不前。后来游走期间听了太多“不去黎巴嫩可惜”的劝告,结果我们“铤而走险“,匆匆忙忙绕了黎巴嫩一圈,就那短短的3天哪!

在众多阿拉伯国家里,黎巴嫩是唯一不以回教国自居的国家。黎巴嫩拥有60%回教徒与40%基督教徒,大家旗鼓相当,没有人能占绝对优势!国家总统是基督徒,首相则是回教徒,试图标榜着国民融洽之际,也意味着背后隐藏的政治不稳定!

可是,著名的真主党 Hezbollah(什叶教派,Shiites)大本营就是在黎巴嫩境内。最近向黎巴嫩总统投不信任票,想把总统拉下台, 也是 Hezbollah 的杰作。前几天黎巴嫩也捎来 Hezbollah 支持叙利亚总统 Bashar al-Assad 军队的消息。结果,国事宗教事拉拉扯扯,大家又深陷一触即发的战争中。

黎巴嫩位于众多阿拉伯国家之间,也与以色列为邻,属于阿拉伯境内最少回教色彩之国。但是,它的内战外乱纷扰不断,举凡周边国与国之间,宗教与宗教,民族与民族纠纷,总会把黎巴嫩牵涉进去,难以逃脱被攻击或攻击人的罪名。也许因为战乱不断,该国人民养成了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特性;我想,没有这般乐观的个性,要从那么多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的战乱中站起也真不容易!

首都,贝鲁特(Beirut)号称中东小巴黎(Paris of the Middle East),面临美丽和暖的地中海。它摩登,开放,时尚,干净;各式各样的餐馆林立。晚上,热闹的 Hamra Street,霓虹灯火灿烂,灯红酒绿,感觉就是一个欧洲城市,女孩们穿着时髦,很少包头巾。唯一暴露出黎巴嫩真正身份的是它无所不在的阿拉伯语吧,这也是黎巴嫩矛盾之处!贝鲁特虽然不比吉隆坡大,但摩登开放的程度肯定比吉隆坡高,商业活动蓬勃,也是时尚奢侈血拼之都,在阿拉伯世界城市里,属于少见的啦!

可惜的是,我们终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了解这座城市!我们在暴风雨龙卷风中来到贝鲁特,也在暴风雨中离开。。。。。。
Nightlife ..[Beirut, Lebanon]
摩登繁华的贝鲁特 Beirut,时髦!
DSC_5814
Paris of the Middle East
DSC_5809
After the full meal  .. [Beirut, Lebanon]
中东旅游唯一的一次中餐是在贝鲁特!餐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是菲律宾人,包括厨师!你可以想象我们是如何的狼吞虎咽!
Finally .. [Beirut, Lebanon]
吃中华料理,我才发觉自己非常传统!传统的瓦煲豆腐,传统的咕噜肉,传统的加哩鸡

Yum yum [Byblos, Lebanon]
与地中海为邻的Byblos,虽是拥有世界遗址的古城,却弥漫欧陆式风味,街头露天咖啡座到处林立

Morning breakfast ..[Beirut, Lebanon]
黎巴嫩不单止美女如云,男士们深邃的眼睛一样迷人!

Wine tasting in Chateau Ksara [Bekaa Valley, Lebanon]
有谁会想到,黎巴嫩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葡萄酒生产国!
黎巴嫩境内有座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建筑Baalbek (古代称为太阳城)。Baalbek给予我们的震撼,至今令我们印象深刻!Baalbek 里有3 座神殿;Temple of Jupiter(天神), Temple of Bacchus(酒神), Temple of  Venus(爱神)。是名副其实的众神之城。它巨大,雄伟,精美细腻的雕工更是令人惊叹。自己看看。。。。。。

保安重重的真主党HezbollahShiites)大本营回教堂就在著名的Baalbek神殿旁,保安重重,我们连举起相机都怕怕。。。。。。

Temple of Bacchus [Baalbeck Temple, Lebanon]
Baalbek 太阳城之 Temple of Bacchus(酒神),

Towering [Baalbeck Temple, Lebanon]
Everything here is HUGE [Baalbeck Temple, Lebanon]
Baalbek 内,倒塌的石柱
Paying attention [Temple of Bacchus]
Baalbek城内的导游,虽然70有余,却声音洪亮如钟!

DSC_5522


话说那晚,我们由叙利亚出发往西走,穿山越岭进入黎巴嫩山区Becharre,那是我们中东游走最惊险的一段路。攀山越岭不说,风雪加上崎岖蜿蜒的山路,我和Abdul 身旁的丈夫,哼一声都不敢!好似过了一世纪长,我们终于到达Becharre,面对眼前的自然山区,星星点点的灯火,之前的压迫感顿然消失!在寒冷的天气里,我们终于放松精神。。。。。。

Towards the mountain [Qadisha Valley]
越过前面那座雪山,即是黎巴嫩

[Qadisha Valley, Lebanon, Dec 10]
陪了我们 15 天的 Chevrolet,黎巴嫩和叙利亚边界的雪山

谁会想到我们风尘仆仆赶到,老天竟然还要磨练我们的耐性,让我们碰到旅行有史以来最不讲理的旅馆主人。晚餐后回到房里竟然发觉房里的暖气机根本不操作,不断跳电,我们实在忍无可忍,要求退房。他竟然要我们付50美金作为他砍柴生火的费用。简直不可理喻,气得我们丢下20美元马上走人!回头求助餐馆主人,之前我们在餐馆与一班小学老师们言谈甚欢,孩子们还教她可爱至极的小女儿玩 Ipad 的游戏!结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介绍我们住进一家干净又明亮的旅舍。

哈~点缀着我们旅途的,往往就是这些路上拔刀相助的贵人,温暖我心!!!

交流 [Qadisha Valley, Lebanon]
餐馆主人的小女儿,有一天她会忆起2010冬天的某一个晚上,有两位陌生的大姐姐和一位大哥哥教她玩 Leap Sheep,就是小绵羊跳栏杆那种。小孩女玩到咯咯笑!

Jovial [Lebanon]
Becharre (卜舍里)碰到这群老大不小的小学老师,让我们拥有有了有一个开心的夜晚。大约二十几位的小学老师,霸占了整间家庭式的餐馆,之中有离过婚的夫妇,有好朋友,也有曾经来过马来西亚的(站在OTS旁的白发熟男)。从来没看过这么随性爽快的老师,大家叫了满满一桌的食物,谈天说地,喝酒抽烟,嘻嘻哈哈的,烟抽得极凶!

Old Cedar Tree [Lebanon]
黎巴嫩的国宝,Lebanon Cedar 雪松

The biggest stone in the world [Baalbeck, Lebanon]
黎巴嫩国旗中间是Lebanon Cedar 雪松,孩子们坐着的是一片原始大石


Cedar Tree [Lebanon]
3 个孩子都抱不完的 Lebanon Cedar 雪松

Cedar Forest Reserves [Lebanon]
黎巴嫩国宝,Lebanon Cedar 雪松保护区,到处是美丽的參天巨樹!

Qadisha Valley [Lebanon]
以修道院及隐士洞穴而闻名的 Qadisha Valley,也叫神圣谷(Holy Valley)

Scar of the time [Beirut, Lebanon]
著名的贝鲁特假日酒店,伤痕累累又醒目的导弹孔就那样竖立在贝鲁特的市中心,那是黎巴嫩在1975内战留下的历史伤口,早已结疤,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国人,和平的重要!

Modernity [Beirut, Lebanon]
欧陆风味极浓的贝鲁特(Beirut)市区一景
Byblos [Lebanon]
在地中海边的海港古城 Byblos,我们碰到一群出席医药研讨会,来自伊拉克北部自治区Kurdistan的医生!他们说Kurdistan是人间天堂,不断纵涌我们到哪儿旅行,我们很惊奇!伊拉克?人间天堂?

[Beirut, Dec 10]
贝鲁特(Beirut)的地标~ Pigeon Rock,来自地中海的风暴,就在我们后方!


Oct 24, 2012

听郎朗

Lang Lang, Oct 21, 2012
郎朗,这位殿堂级钢琴大师,表演足迹遍世界,我想,他的背景我不用诸多介绍。

从网络上下载的:LangLang & Friends。

1021日。我们在Houston Symphony Hall,欣赏了这位世界级年轻大师的贝多芬协奏曲音乐会,他那魔术师般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收放自如,奏出美妙的乐章。他让我们有了个优雅的星期日下午。

郎朗的钢琴演奏技巧出神入化,有时是台上唯一的主角,有时则躲藏在交响乐团与指挥的影子下,时而严肃,时而激烈,时而霸道,时而优柔,时而调皮,时而孤独;甚至趁空档期间,随性的拿出小手绢抹汗。。。。。。

郎朗是新一代的钢琴家,拥有古典华丽的气质之余,免不了也洋溢着年轻人青春奔放的节奏感。郎朗结合了古典,与时尚的独特夸张演绎方式,难免会引起一些传统音乐家的批评。普通人如我们,听到郎朗如火纯青的弹奏技巧,投入他的音乐意境里,已经心满意足,能加上视觉与音符交错的娱乐效果,何乐不为呢?好多人就是欣赏他抒发情感时的豪放风格呢!

音乐会完毕,大家激动的站起来鼓掌至少有10分钟,郎朗则站起来谢幕,鞠躬挥手,不断鼓掌,飞吻,拥抱。。。。。。在众人安哥声下,郎朗独奏一曲。曲毕,我们再度热烈鼓掌不愿离去,这一次,我们没有如愿以偿!

Lang Lang, Oct 21, 2012
终于能和郎朗面对面,幸好妈妈有先见之明,叫孩子快快到大堂排队索取签名

Lang Lang, Oct 21, 2012
这一刻,我只能怨自己为何那样遵守规举,没带相机出席演奏会

Lang Lang, Oct 21, 2012
钢琴老师 MsPolly 正在介绍待会儿听郎朗演奏的重点,这是她前一晚听郎朗的观后感!

Lang Lang, Oct 21, 2012

说起郎朗,我再一次思索,我们到底是该抱着何种态度学习音乐?为了陶冶性情?为了培养艺术气质?是发挥天赋潜能?抑或是为了一技之长?我为人父母,开始让孩子学音乐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够经由音乐而懂得品尝人世间的真善美,但是往往到最后反而为了应付考级/考试舍弃了初衷,逐渐被功利主义取代!

在美国学音乐最大分别,是从应试的学习方式来到表演/比赛的方式。不单止个人学习音乐是如此,学校开放的大众音乐课程也是一样,只要学生有自我提升的欲望,就给予你表现的机会。儿子最近参加了 Houston Regional School Band 的 saxophone audition,夺得个 First Chair, 就是验证了美国教育里对平衡功课与运动艺术的重视,给予孩子们选择的机会!

在美国学习音乐,一年里有许多表演与参加比赛的机会,不管程度深浅,都有机会上台公开表演,依然会被表扬与鼓励!学习音乐的日子里,钢琴测试,乐理考试,和数之不尽的比赛与表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老师会依据学生的程度帮忙设定目标,孩子们则因此而自我鞭策,自我提升。过程中,他们也许需要忍受略嫌沉闷与单调的苦练,追求精准无瑕的煎熬,期待卓越成绩的激情,接受成功或失败的挫折感与成就感。却也是因为这特定的目标,他们得以维持对音乐的热忱!

我问孩子,哪里学音乐爽,美国!有表演有比赛!我相信,能得到父母师长们的赞赏肯定是一种推动力,到时候,孩子们玩起音乐来,就更能纯粹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试问,世上有哪一样学习成果是无需付出巨大努力的?上学读书是如此,学习音乐运动也一样,只有努力锻炼基本功夫才是成功之道!正如我们看到的郎朗,暂且不提他的天分与才华,他在台上表演的一分钟,可是他台下的十年功夫啊。。。。。。

Lang Lang, Oct 21, 2012
仔细看,郎朗的手指和我们的没有分别嘛!

Oct 13, 2012

一座城市之宝

Photobucket
看到精美的儿童绘本,我爱不释手呢!恨不得自己是名儿童!

一直想介绍美国图书馆,写写见闻。。。。。。因为来到美国,发觉美国人超爱看书,连在健身院跑步机上都能边徒步边读书,佩服!

除了户外运动,我们喜欢看书。闲暇时刻我们总是爱捧着“心头好”,各霸家里一角,老僧入定似的进入阅读世界~~~“叹书”也!所以社区图书馆或书店成为我们常去搜宝的地方。

我住的Montgomery County(县),有7间社区公众图书馆,免费提供精神粮食任人们使用(这还不包括一些社区大学内的图书馆,也开放给民众借阅)。社区内的图书馆,软硬体设备皆佳,方便民众拜访。由此可见,美国人人文素养好,阅读风气高是有它的理由,到处林立的书香世界,在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是功不可没。

Photobucket
图书馆正面

其中两间图书馆就座落在我家附近。你说,是不是太方便了?我们当然是物尽其用啦。

譬如我们最常去的那间图书馆,George and Cynthia Woods Mitchell Library;,设计简单开阔,只有两层有却电梯,方便残疾人士。

图书馆底层是借阅处、办公室、会议厅与儿童书籍区,还附设有一间小小的二手书店,公众捐增二手书,盈利皆捐图书馆。我常喜欢到哪儿寻宝,带一些图画文字并茂的绘本送给侄儿侄女,一本从50 仙至2元,益图书馆也益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楼上一层则是电脑室,成人与青少年藏书。书籍,杂志报刊、电影、有声书、资料库、音乐或录影光碟也应有尽有。杂志包括专业,宗教,到时事,连所谓的娱乐八卦周刊,运动杂志也不缺。除此以外,最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们还备有特大字体的书籍任借,他们的贴心和关怀文化,直叫我摇头!

最近,图书馆还提供电子书借阅,教我们如何不对那浩瀚无边的“书海”充满想象和期待呢?所以,每当市面推出新书,孩子们会先在公众图书馆或校园图书馆搜寻,再没有才买电子书。身为家庭主妇,我的确省了藏书收拾书的烦恼,也少了孩子争书的烦躁!(所以,我决定另写一篇有关电子书发明的“伟大”,哈哈!)

图书馆充分配合民众的作息时间,星期一至四,由早上九点开放到晚上九点;星期五至六,由早上九点到傍晚五点,星期天则休息。上班人士放工吃了晚饭,还能有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免费上网。每名会员一次可以借阅25本书,杂志或DVD。图书馆内还备有收费的复印机让大众使用。图书馆内的电脑或记录系统都保养的很好,还没有经验过任何错误失灵。图书管理员尤其敬业乐业,我们查询借阅皆方便快捷,他们的投入,验证图书馆在美国人生活中的地位。更何况,我们可以从这一间图书馆借书,在另一间图书馆还书;甚至能预订已被借出的书本,到时他们会保留起来,电邮通知我们去取书!

到图书馆的公众,不管男女或老幼,什么形色的人种都有。大家安安静静,各自占据图书馆一角。在一排排高大整齐的书架间,贴心的设有桌子椅子甚至是沙发供大家使用;有妈妈伴着小孩朗读绘本的角落、也有特别为青少年学习而设的阅读室、常常看到成年人自备咖啡(这个,最合我意),把自己埋在舒适的沙发间,翘起二郎腿阅读!啊,多么温馨,自在的阅读环境啊!

不少年轻孩子到图书馆参考学业资料,在幽静的环境里讨论功课,或聚精会神的在书海里浮沉。

我常看到银发族热衷于参加图书馆提供的免费电脑入门课程,即使有一些因为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学习,大家依然展露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大家都知道,白人退休后习惯独居,生活难免孤独,易与社会脱节;我想图书馆间接提供他们阔大生活圈子的机会,放松也好,进修也好,联谊也好,消磨时光也好,总之各取所好,为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Photobucket
儿童区宽蔽明亮且舒适

Photobucket
Harry在推广阅读

Photobucket
青少年阅读室,姚明和 Hermione 推广阅读的海报

Photobucket
开放阅读区

Photobucket
杂志书报

Photobucket

一个月见面一次的读书会也一样,参与人士多是上了年纪或家庭主妇如我者,撇开书本上学到的资讯不说,这群银发一族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书,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想法,常常让我有若上了人生一课,获益良多。正如证严上人说的:生命有限,学海无涯啊!

据悉,图书馆经费来自Montgomery County县的地产税与图书馆之友的乐捐,民办且仅依靠当地人的支持尚且能办得如此有声有色;显然大家都很重视,而且懂得呵护这图书馆。
一间现代化的图书馆是培养阅读风气的推手,鼓励人们持续学习,丰富心灵素养;最终目的,还是是为了打造一个美好人文,人心净化,适合居住的温馨社会。

每当我离开图书馆时,看着儿童或老年人抱着一大袋的书本回家,欣喜之心油然而生!我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喜乐,找到自己的黄金屋,自己的颜如玉。

要提这图书馆的缺点?应该就只是中文藏书不够丰富吧!

Photobucket
孩子的中学图书馆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校园图书馆的管理员多是义务帮忙的母亲们!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