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5, 2010

日本便当

美食当前, 眼花缭乱 - take-away Kimchi for dinner tonight 在日本的超级市场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美食当前, 眼花缭乱,头昏脑胀!追根究底,还是包装!包装!华丽又美观的包装!就是要吸引您花钱消费。



旅游日本,天天见,天天吃得最多的便是便当,Bento。

尤其铁路便当,把日本饮食文化的传统美学完完整整的呈现出来。

第一,它方便;第 二,它省时;第三,它不贵;第四,选择多。第五,最重要的一点,这是让你感觉充满爱心的便当。

从没看过那么琳琅满目,充满创意的便当饭盒。不单止食物精美多样化,摆设整齐美观,而且装食物的盒子更是让你爱不择手。这跟日本人样样要求尽善尽美,注重细节的价值观相符。就算吃完了,盒子总不舍得丢弃。

他们总是强调当地当季,最新鲜的特产。菜式变化无穷,传统和式,西式都有。总之,他们相信,要做到五色俱全才营养充足。白的饭,黄的蛋,红腌梅,黑是海藻黑芝麻,青兰草。

先在橱窗里的朔胶版本食物中选定了心水便当。告诉售货员,再往微波炉一送,热腾腾的饭盒在1分钟里送到。

这种为方便撘客赶时间而衍生的便当发明就很有创造力。很伟大,是不是?


家在路上12 - 超市

Mar 20, 2010

比蓝更蓝的蓝色都市

Door oh Door - Chefchaouen, Morocco2008年,十二月的第一天,终于到达了摩洛哥 (Morocco) 的蓝色都市,Chefchaouen。

从吉隆坡出发,飞到迪拜(Dubai),逗留五个小时,继续飞往卡萨布兰加(Casablanca)。再朝北部的利夫 (Rif) 山脉出发。一路上,七转八弯的,有平原,有人身一样高的仙人掌,还有更多的橄榄树。再经过许多的矮树丛,就到了。终于都到了!

第一次的面对面,竟然不是如梦中般的蓝天白云;反之,是琼瑶式的烟雨朦朦的灰色邂逅。少了期待中的干净俐落,多了份白色的冷清。城背的利夫雪山竟是布满白雪铺盖的尖尖松树。

是的,我说的蓝色城市是号称摩洛哥最美丽城镇的切夫萧安(Chefchaouen)。它有的是爱琴海式的蓝白色小屋,在旧城中 (medina)。切夫萧安位于摩洛哥的北部,Rif 山脉。摩洛哥虽位于非洲,与西班牙只隔了个直布罗陀海峡,所以总让人有地中海属地的错觉。虽然如此,切夫萧安的生活习俗,语言,栖身之所都深受西班牙的影响。
一直都爱叫Chefchaouen蓝色城市。除了名字难于拼以外,也 是因为蓝色在摩洛哥是那么一支独秀,与其余红黄色旧城相比,蓝色终究纯洁干净。房屋在古城墙环绕下,静静的直立着,依山而建。小屋有蓝有白,非常简朴。屋 顶是西班牙安达鲁西亚风格的红色波浪形屋瓦。屋子的外观从门口,窗口,信箱,电闸,什至地面,都漆上深浅不一的蓝与白。

Chefchaouen

只见,一只慵懒得猫趴在蓝色梯级上,或是蓝墙脚下的一株花,再不就一支花攀蓝墙而出。每一道木门,每一扇木窗,每一个转角,每一次回首;都是让人心悸的蓝。它的美,真的有它的道理!忍不住直问:“真的吗?世上真有样的蓝吗?”

世上真有樣的藍嗎? Chefchaouen, Morocco
蓝色旧城不算太大。城里有许多碎石小巷。虽不至于像迷宫般一让我们走得迷离扑朔,但也让我们在冬天里走得香汗淋淋。旧城的城门前有一条急流,滚滚汹涌源自雪山的山水,就是当地人用以洗涤即饮用的重要来源。
DSC_0472-horz

因为这些羊肠小道,城里只允许步行的人与载货的骡子或脚车,把污尘完全隔离于城外。整座旧城依山而建,中心点是一个纪念品店及餐馆林立的广场。广场边缘就是一座回教堂及一座古城堡 (Kasbah)。城里所有的碗蜓小径,就徐徐把人的脚步引向这最有生命力,也是当地人生活重心点。虽贵为城中最热闹的地方,却很少见到急切的叫卖或招侠;眼前只见一派悠闲,一片不慌不忙。

DSC_0278-horz

回教堂与kasbah相依而立,在kasbah的高塔上还能眺望整座旧城,由山脚一路往上盖的旧城区,犹如置身阿拉丁世界。城里的建筑物依然保持传统风貌,窗户少兼小。把户外的世界完全隔绝于外,令人无法一窥内里风光;一如当地人般得保守。害得我们只能凭空想象庭院里蓝蓝色的空间!


DSC_0393-tile

DSC_0485-tile

旧城里的小学校在城中最高点。有一天起了个大早,悄悄尾随学童们上学;大都数的学童竟然在寒风凛凛中独自或三五成群步行上学。碎石羊肠小径传来“咯咯咯”皮鞋声。只见四周一片宁静安详,没有城市的喧闹危险。屹立在高高山上的学校,像征教育在他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Every alley of this medina worth thousand pictures

DSC_0301-horz

由于十二月是摩洛哥的旅游淡季,我们有幸住进一间布置如“一千零一夜”式的小旅馆。旅馆虽小,样样具全!最大的欣慰就是房里的暖气机,对于我们这种旅者,这已是超大的奢侈了!旅馆的客厅还有个火炉,对我们这些来自赤道的家伙,冬天时,围聚在火炉前加加柴,玩玩牌,话家常,与别的旅客交交流,再喝着摩洛哥独有的薄菏茶;真的是至高享受!

DSC_0241-horz

也是在这蓝色城市,我们首次品尝到摩洛哥的库斯库斯(couscous), 一种用肉与菜慢火炖的细小谷粒;可惜,味道太令人失望,个个一尝便愁容满面:“吃库斯库斯如吃撒哈拉的沙!”从此以后,库斯库斯消失在我们的餐桌上。但,另一款蔬菜炖肉,tajine 却正合味口。举凡鸡肉,牛肉或羊肉炖萝卜,黄瓜,茄子,豆或梅子;都把我们喂得心满意足!
DSC_0197-horz

拥有超过九十五巴仙回教徒的摩洛哥,男女老少都比他国的人民更加保守单纯。当地人似乎不怎么习惯与外国旅客融会交流,处处都会碰见腼腆的目光。拍照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小孩子也会挥着手,不允许拍特写。更绝的经验是当我们要拍当地色彩斑烂的衣裳时,也被“鸟”;说什么衣裳是用来穿的,不是拍的。气炸!即使拍骡子也莫名其妙的被骂,但本着尊重当地风土人情的最高旅游准则,只好悻悻离去。

DSC_0192-tile

至到最后,连小瓜们都额外的敏感警觉此“禁忌”。一再提醒老爸不能拍照了!但我们的那位“相机人” 已经彻底地,不能自治的,沉醉在蓝色的梦中。。。。就只为了要拍得更多的蓝。蓝!蓝!蓝!

蓝色城市,Chefchaouen --- 摩洛哥最美,无须置疑!

Snow capped Rif mountain
DSC_0365.1


摩洛哥 Nov 29 - Dec 14, 2008

Mar 10, 2010

2011: 下一个目标?

要看生活,要明白生存之道,一定要去印度!
在那里,我们可以从最卑微的小人物,发掘生活和人生的大境界。

感谢日新月异的科技,让OTS二十一岁的心情写照(刊登在1989年,星洲日报星云版)还原重见天日。把它贴上,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一窥他爸爸多年以前的少年情怀。。。。那个一直认为自己前世是印度人,对生命热情澎湃
天真小伙子!

Photobucket


Mar 3, 2010

撒哈拉沙漠

缘起
因为三毛而认识撒哈拉,因为齐豫才知道橄榄树。再邂逅三毛,齐豫的“回声”,自此撒哈拉沙漠和橄榄树就停泊在心的某个角落,一直憧憬着三毛笔下辽阔的撒哈拉沙漠!去年云顶的一场音乐会,小瓜们终於见识到妈妈中的“梦田”,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当时妈妈热情的唱和让橄榄树,沙漠,流浪等都深深的烙印在小瓜们的脑海中。这一次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之行的缘起,也许就是那时种下的。当万事具备,在加上航空公司给予不错的优惠价时,一家大小就决定出发了,满心欢喜的陪妈妈圆梦。带着孩子们旅行至这全然陌生的地方是另一种挑战!对小孩来说,艰辛是小事。怀着赤子之心,面对文化震撼,对每个小节都充满好奇心,感到兴奋才是重要;就连我们大人都被感染了。这种感觉和年轻时的背包游又是不一样的体会。

旅途
从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出发,到达撒哈拉沙漠之前,我们必须翻山越岭,途经中部的Mount Atlas山脉,再划过一大片平原,才让干旱的沙漠,在碧蓝天下呈现。一路上所展示的是无法掩饰的贫困以及上天对沙漠人民的苛刻不公。深入延绵不断沙丘前的最后一站,就是梅如卡村 (Merzouga)。事实上它已经身处于沙漠中(属於撒哈拉沙漠最西边的小村落)。(註:撒哈拉沙漠横跨非洲北部共十一个国家)。

梅如卡村拜撒哈拉沙漠所赐,旅游业发展神速,住宿的选择不少,有不少于二十家小旅舍。大部分的旅舍都有提供沙丘行程。包括各式各样的四轮驱动游,巴巴族帐篷床位(巴巴族,Berber是摩洛哥的土著),骆驼行程等。而我们事先已安排了巴巴族帐篷床位。骑骆驼得骑个两小时才能深入目的地。

Caravan II 我们在三位骆驼人(camel-man),Mohamed, Ali 及Hassan 的带领下,各自骑着一只骆驼,开始往梅如卡村 (Merzouga)边的沙丘,Erg Chebbi出发。心里边就一直盘算着,一生中最大的期待,将会在未来的一小时内实现!当然,开始驾驳一只完全陌生的骆驼还真不简单。两腿一夹,骆驼马上由坐式转换成蹲式再站立起来。我们就那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Mar 1, 2010

东爪哇的Orang Tengger

Local (Orang Tengger) with striking batik

远处的Gunung Bromo正在张牙舞爪的吐出浓烟浓雾,而我们的吉普司机也有点示威意识的蹲在它的面前吞云吐雾!硬要我们把他那种打死人不赔命兼无限享受的神情凝住,而镜头就在这时“咔嚓”了!当然,他也很识相的把烟支藏起来。

爪哇岛是火山活动非常频密的岛屿。本以为此岛唯有Borobodor是世界级景点,这显示我们是多么的无知啊!一抵达Cemoro Lawang,立即被 Bromo-Tengger- Semeru 国家公园深深吸引!它浑朴,宁静,和谐,非常的与世无争,不远处雄伟高耸喷烟的火山口除外!这地方非要你融入其境,才能体会它大自然的魅力。

就是这位司机大佬在凌晨四点摸黑载着我们登山。在接近零度的气温周车劳苦近一小时,就只为了一睹太阳从火山群中跃出。到了山顶,再走一段又冷又湿的山路,就踏足在Gunung Peranjakan 的瞭望台了。当时,来自各国的旅客,各就各位都拉长颈项,屏息凝神的等待,就为了太阳腾空的那一刻!而山脚下的村庄还在云雾的环抱中,村民尽在恬睡中。当太阳终于轻轻跃出,大家引颈长盼的一刻最终揭幕时,大伙儿都不禁高声欢呼;仿佛要把所有等待的能量都在这瞬间发放。

相传Gunung Bromo 有一妖怪,每年的Kasada节日,远至巴里岛的兴都教徒都纷纷到此把鸡,菜和金钱等抛进火山口供养妖怪,以期它不发怒!同时也保佑子民丰衣足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很简单,很理所当然的要求!

Above the "clouds" 这位仁兄是道道地地的Orang Tengger,兴都教徒,说的是 Tengger 话。与他们交谈非常舒服,因为他们也能口操流利的马来语。身上总是披着当地特有的沙龙的 Tengger 人都很纯朴,戆厚,毫无市侩气息;很难把他们与在马来西亚工作的印尼同胞联想一起。他还告诉我们,过后他会回家农耕!当然,他也期望有朝一日能出国讨生活,一如众多来马打拼,非常勤奋的印尼同胞;只为了改善生活。我想,也许我们应该更宽容的对待在马的他们;毕竟,他们也只是为了那三餐温饱啊!

资讯
如何前往
吉隆坡直飞印尼泗水(Surabaya)。再乘三小时的车到Cemoro Lawang。一般要游览Bromo-Tengger- Semeru National Park都会利用Cemoro Lawang为基地。

气候
Cemoro Lawang全年气候凉爽,似金马仑高原。最佳旅游季节是旱季,四月至十月。看日出时,气温低于10度,须厚服。

爪哇之旅 May 26 - Jun 2, 2008

两个小娃娃呀

“两个小娃娃呀, 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小瓜们唱这首儿歌,仿佛还是不久前的事。

现实中,在沙坝(Sapa)碰到的两个小娃儿并不是在幼儿园快乐学唱歌的娃儿,小娃是一个背着小小娃,追着旅客兜售纪念品的小姐姐。

小姐姐大约一米高,五岁不到。背上的一岁小小娃至少有姐姐的一半高度 。当我们在沙坝的LaoChai 山区徒步旅行时,她就是其中一位手里抓着一束手工艺品,赤着脚,追着我们,跑了大约三十分钟山路的小将军!鼻子吊着两条濞涕,空洞的眼神尽露“小当家”的忧郁疲惫,但还看得出是个伶俐的孩子!是前路茫茫吗?小孩的天真无邪呢?嘴里还直呢喃着:”Buy for me! Buy for me!”。(她的意思是buy from me!)。我的小瓜们只能混扰又佩服的, 看着这位五岁女娃做着超乎她年纪该做的事!现在想起这一幕,依然只有感动。

小姐姐售卖的手工艺品是用线穿起来的祈福绒布球,马币一元。不记得到底有没有买,但肯定是塞了食物及钱于她们。当时只希望困境中的她们能感受一丝关怀,展现童年应有的笑容。

我告诉我的孩子,当他们还在争玩具糖果时,小娃已经与小伙伴争抢顾客。当他们还在这个不吃那个不爱之际,小娃已抛开童年,伸出双手讨生活。当孩子们赖在沙发上看电视拒绝做家务时,小娃已然撑起半边家庭生计!心想,小娃们应该还是被捧在掌心,依偎在妈妈怀抱里撒娇,受保护的娇娇女呀!不知怎地,身为妈妈的我,就是心生内疚感。

天真的想,如果把我们物质上的拥有分一半于她们,再把她们生活上的磨练分一半给我们的孩子,那就真的是充满喜悦,爱的社会了!对孩子来说,这不只是趟人文之旅,更是趟教育之旅啊!

资讯
如何前往
吉隆坡直飞河内。乘夜班火车到北部边界的老街(Lao Cai), 再 乘大约一小时的车,就到达越北高山度假胜地,沙坝(Sapa)。沙坝提供青葱气爽,梯田景色怡人的山区徒步旅行。最大的特色是五彩斑斓的山地少数民族,红瑶,黑苗,花苗,黑泰族等等。酒店住宿或民宿都有不少选择。星期天的BacHa Market或星期二 的CocLy Market(少数民族市集),绝对不容错过!

气候
沙坝的最佳旅游季节是旱季(十一月至四月),当时气候寒冷,需寒衣。

越南之旅, Nov 17-24, 2007

Dec 31, 2009

目 录

美国 - 家在丹佛 Denver,手记 (From July 2013 - ??)
  1. 家在 5280 尺
  2. 购物天堂
  3. 跑步 Vs 跑步机
  4.  空巢期
  5. 在美国学中文
  6. Homecoming Week 
  7. 精英教育的迷思
  8. 丹佛~11月~秋
  9. 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10. 纪念日
  11. 说好的安全呢?
  12. 告别 2013 
  13. 告别李泰祥
  14. Your Math Teacher Was Right!
  15. 大麻,Marijuana,Pot,Weed,Cannabis!
  16. Let Her Go
  17. 新年歌贺新年
  18. 冬季转换跑道 の 走入室内

美国 - 家在休斯敦 Houston, 手记 (July 2011 - July 2013)
  1. 拼字小蜜蜂
  2. Memorial Day
  3.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Les Miserables》
  4. 中学选科的乐趣与挑战
  5. Don’t You Cry, Hushpuppy!
  6. 2012 冬季演奏会
  7. 感恩节巡礼
  8. Rise of The Tiger Nation
  9. 听郎朗
  10. 一座城市之宝
  11. 开学!
  12. 中年的姜葱蒜头味
  13. 回家
  14. 来自奥巴马的鼓励
  15. 夏日音乐会
  16. 匆匆
  17. Bersih 3.0 Houston  
  18. HUGO, 雨果的秘密
  19. 春天的野花不要踩 
  20. Discovery の 最后圆舞曲
  21. 科学可以很好玩
  22. 春天的野花不要踩
  23.  美国咖啡和<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24.  给“小老外”有关华文的一堂课(有人当起Cikgu来了咯!)
  25.  美国初中(Junior High) 校际篮球赛
  26.  疯狂的 Super Bowl
  27. 不一样的年!
  28. 夏天的最后一场戏水
  29. The First 9 Weeks
  30. 历史
  31. 鬼佬的鬼节
  32. 今夜小鬼来敲门。。。。。。
  33. McCullough Junior High 的红衫军和绿衫军
  34. The more you spend, the more you earn!
  35. From Malaysia to America
  36. 哪家的孩子会不爱上学呢?
  37. 他们就这样上学了!
  38. 我的宝贝
  39. 哇,课室里的人猿和犀鸟
  40. 虎妈?我是!
  41. 褪色的美国梦?


美国游走 国家公园

  1. 美国国家公园
  2. 4个女人一个秋
  3.  Maroon Bells,我们可是冲着妳来的啊
  4.  The 4 in 1 Bear Lake Trails @ 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5. Rock the Rockies
  6. 雪白·大沙丘~ Great Sand Dunes National Park

美国游走 Alaska (July 2012)
  1. 舔一舔冰川的味道
  2. 2012 World Eskimo-Indian Olympic
  3. 爱斯基摩人
  4. Prince William Sound 与 Kenai Fjords NP 之 潮汐冰川
  5. 来自 Alaska Kenai Fjords 的野性呼唤
  6. Seward 街头壁画
  7. 一个摄影家之死
  8.  Harding Ice Field~我们站在冰川之顶
  9. Harding Ice Field~冰川的故乡
  10.  阿拉斯加的巨龙~Trans Alaska Pipeline
  11.  Alaska Root Glacier,我们来也!
  12.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 Kennecott Copper Mill
  13. 没有烟的万烟谷 ~ Valley of the Ten thousand Smokes
  14. 母熊与小熊
  15. 阿拉斯加 Alaska - 棕熊和鲑鱼的死亡之吻 2
  16. 阿拉斯加 Alaska - 棕熊和鲑鱼的对话 1
  17. 往冰川的故乡~ Alaska 阿拉斯加 出发 
  1. 秋色 2012
  2. 赏枫
  3. 金山梦
  4. 加利福尼亚的阳光 (2)
  5. 加利福尼亚的阳光 (1)
  6. 免费首都~华盛顿DC

中东游走  (Nov 29, 2010 - Dec 1, 2011)
  1. 3个国家,12个世界遗产, 33天,3500哩路, 6000 年
  2. 文明的摇篮~回来以后 (Part 2)
  3. 文明的摇篮~回来以后 (Part 1)
  4. 不老的传说 1
  5. 不老的传说 2
  6. 进埃及记 1 ~~ 我们的行程
  7. 进埃及记 2 ~~ 红海潜水天堂 Dahab
  8. 进埃及记 3 ~~ 开罗的金字塔
  9. 进埃及记 4 ~小小考古学家之探险乐园 (埃及博物馆)
  10. 进埃及记 5 ~如果埃及没有尼罗河?
  11. 茉莉花和五十壮士
  12. 叙利亚的脸孔 1
  13. 叙利亚的脸孔 2 ~ 死城的黄昏
  14. 梦幻~克拉克骑士堡,Crac de Chevalier, Syria
  15. 沙漠中的龙门客栈~Bagdad Café 66
  16. 美索不达米亚和幼发拉底河的感动 1
  17. 美索不达米亚和幼发拉底河的感动 2
  18. 沙漠女王,Zenobia
  19. Petra 1 ~玫瑰之城Link
  20. 死海之痛
  21. 来自死海的油鬼仔
  22. 1001夜的故事 
  23. Remember Syria~~~叙利亚的面孔 3  
  24. 说好的春天呢?~叙利亚的面孔4
  25. When Indy meet Transformers (Petra in Jordan) 
  26. 来自非洲的母亲河~~~尼罗河
  27. 燃烧的古城~Aleppo
  28. 黎巴嫩的矛盾
  29. 中东十字架的困境
  30. 开罗的一方静土~~~Coptic Cairo
  31.  Abdul 和叙利亚
  32. 打与不打 - 叙利亚

神山 (Jul 21-22, 2010)

  1. 女人四十的故事·神山(七)
  2. 女人四十的故事•神山(六)
  3. 女人四十的故事•神山(五)
  4. 人四十的故事•神山(四)
  5. 女人四十的故事•神山(三)
  6. 女人四十的故事•神山(二)
  7. 女人四十的故事•神山(一)
  8. 山岳情

日本 (Oct 30-Nov 25, 2009)

  1. 中山古道~穿梭木曾谷(Kiso Valley)
  2. 儿童乐园
  3. 京都の花见小路
  4. 日本-2009秋季纪行(1)
  5. 亚航 - 直飞东京
  6. Harajuku 的下午
  7. 日本东北 - 秋季 - 下篇 (追枫,奥入濑溪流)
  8. 日本东北 - 秋季 - 上篇 (乳頭温泉)
  9. 永远的华丽时髦
  10. V民族
  11. Boys, be Ambitious!
  12. 日本国宝级运动---相扑
  13. 黄金老奶奶
  14. 日本便当
  15. 广岛核爆炸65周年
  16. 火车文化
  17. 日本白川乡の合掌村
印度 (1988)
户外活动
  1. 冰冷的,Chiling Waterfall!
  2. 走,香蕉河瀑布玩水去!
  3. 波德申最后的天堂-- Rumah Api TanjungTuan
  4. 挑战国民服务营
  5. 再见登嘉楼!
读书写字
  1. 人生的车站
  2. 自己跌倒自己爬
  3. JPA奖学金--靠自己?靠政府?
  4. 亚细安奖学金~~~现场直击
  5. 球场边的日子
越南 (Nov 17-24, 2007)

  1. 两个小娃娃呀

摩洛哥 (Nov 29-Dec 14, 2008)
  1. 比蓝更蓝的蓝色都市
  2. 撒哈拉沙漠
  3. RIAD,摩洛哥的四合院
  4. 摩洛哥Marrakech---Djemaa el-Fna广场
印尼 (May 26-Jun 2, 2008)

  1. 东爪哇的Orang Tengger
  2. 苏拉威西Tana Toraja的葬礼
  3. 再谈邻居,印尼!
  4. Mt Bromo 的怒吼

和孩子一起

  1. 周杰伦迷

电影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